人的差異不是天份,是你的努力-讀《恆毅力》

恆毅力這本書是我看完《Peak》的隔天開始看的。雖然這一本的內容豐富一些,而且還有提到更多關於 deliberate practice 的其他面向的東西。譬如文化、譬如教育、譬如要怎麼有動機一直持續下去? 但這一本書的衝擊相對於 Peak,我個人覺得 Peak 更好看也更值得先看。但如果中文版的話,這本有天下文化出版的,最近有在書店做足廣告。作者還會來台灣演講呢!中文名是《恆毅力》,如果有興趣想找來看的話。這裡是看英文版,有些心得或是文章中的翻譯是我自己的詮釋或許和中文版的用詞略有不同。TED 上面,點閱百萬的 演講在此

這裡有一些比 Peak 還要多一些論述:

  1. 要怎麼挑到一個技能,然後一直點開這棵技能樹?
  2. 可以換技能嗎?
  3. 天份一直都沒有提,總是有天才吧,你承認嗎?

提出物競天擇的達爾文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上是這樣寫的:

Darwin’s opinion on the determinants of achievement—that is, his belief that zeal and hard work are ultimately more important than intellectual ability.

決定人的差異的不是遺傳、不是天份、不是資質。而是你有多努力。而關於天份,作者認為,或許有吧,有人就是有天份,但那又如何?因為天份如果只有算一次的話,付出的努力會算兩次。

I’ll argue that, as much as talent counts, effort counts twice.

你的努力會算兩次,所以只要你比有天分的人多 0.5 的付出,很快的,你就會追上,甚至超前。

在這本書寫的 Grit ,和《Peak》一書所提的 deliberate practice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就是那些你一直做、努力做、努力去改進的事情。所以你要找到一個你絕對要做的事情,接著,你就死板板地做。

Grit has two components: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但這裡的 Grit 還多了一個, passion ,熱情。你怎麼去死板板地做一件事?你怎麼能去重複一直做一件事情?

你的終極關懷是什麼?

能讓你重複做一件事的事情就是你的熱情。但我們人生可能有很多小目標,譬如,大家常說的,賺錢。那賺到錢之後呢?身體健康?好,那你身體健康之後呢?還要什麼?一直追問下去,就是心理學者常講的, 你的終極關懷是什麼? 你或許要賺錢、你或許想當律師、想當音樂家、想當小提琴家,但是為什麼?為什麼非這個不可?這個很苦耶?很辛苦的一條路。 譬如,你的終極關懷是要瞭解這世界上的美麗音符、世界和平、希望世人不要有病痛、人類心靈的源頭是什麼?你有了一個終極目標以後,就會有一個中程目標、再來一個短程目標。

The top-level goal is not a means to any other end. It is, instead, an end in itself. Some psychologists like to call this an “ultimate concern.”

所以你的每一個目標,都要問自己,你要練到什麼程度?

Ask yourself, To what extent do these goals serve a common purpose?

譬如小提琴?是興趣還是志業?譬如足球,是社團上用來交友的或是你的志業?因為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樣的。

那我要怎麼知道我對什麼有興趣?什麼是我的終極關懷?

興趣何來?

But, in fact, most grit paragons I’ve interviewed told me they spent years exploring several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the one that eventually came to occupy all of their waking (and some sleeping) thoughts wasn’t recognizably their life’s destiny on first acquaintance.

Angela Duckworth提到,他訪問的很多大神、神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決定他們要在什麼事物上花時間的。所以勇敢去探索吧!

interests are not discovered through introspection. Instead, interests are triggered by interaction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而興趣,不是由內而外的;不是我們是什麼人,所以只能喜歡這個。而是和外界的世界去接觸後,才能知道我們喜歡什麼、才能知道我們想要什麼。而且,興趣這東西,和談戀愛也有點像,通常,我們喜歡一個人,雖有一見鐘情者,但很多是我們一再接觸,覺得這個人不錯、好像很不錯,真的很不錯。需要接觸幾次、見過幾次、聊過幾次。我們才能確定我們喜歡這個

the initial triggering of a new interest must be followed by subsequent encounters that retrigger your attention—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興趣也不是一見鐘情而產生的。

在你開始埋頭苦幹之前,好好想想,有沒有足夠的熱情,讓你一再地離開舒適圈,一再地接受新的挑戰而成長。

At the start of an endeavor, we need encouragement and freedom to figure out what we enjoy. We need small wins. We need applause. Yes, we can handle a tincture of criticism and corrective feedback.

作者Angela Duckworth也是這樣建議的,在漫長的英雄之旅展開之前,先確定自己有沒有享受、喜歡。

阿德勒的職業探詢法

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我就想到前陣子所學的。我的指導醫師和我分享,他曾做過一些中高主管,當人生到了一個位置時,就會問這個終極關懷。或許其他的心理治療學派也有類似的作法,不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阿德勒學派的職業探詢[1]法,或許可以在更早的人生,更早知道自己的 終極關懷 ,更早去投入 deliberate practice 。會提到這個也是本書中,也提到如果你想知道你的 passion、你的熱情在何處,回去想想你小時候,喜歡什麼東西。這和阿德勒學派有類似之處,在此整理出一些有系統的作法:

作者Angela Duckworth提出的作法,的確就是阿德勒學者的建議:

What do I like to think about? Where does my mind wander? What do I really care about? What matters most to me? How do I enjoy spending my time? And, in contrast, what do I find absolutely unbearable?

1. 你的偶像是誰?

這裡指的偶像是 role model? 可以是名人、可以是你成長過程中,你身邊的人。為什麼你欣賞他?

2. 你喜歡的雜誌/電視劇?

如果是在現代的話,就可以問你自己,你有喜歡什麼粉絲團嗎?或是常看什麼類型的雜誌?或是你要不要說說最喜歡的電視劇?裡面的人是什麼樣的工作環境?

3. 說說你最喜歡的故事吧?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books in which a major character experiences problems similar to their own problems.

人們會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在這些故事的主角裡頭。所以,寫下你 所有 喜歡的故事(無論是電影或是書籍)。為什麼喜歡呢?你會說出來,或許是因為裡面的環境、或是主角面臨的問題;或是主角的自我價值觀是你認同的。

4. 你的人生格言是什麼?

A favorite saying or motto is the best advice the client has for herself or himself.

這些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格言,或許就是你想要前往的應許之地。想看看,你有沒有對哪句話感動不已過,寫下來?甚至是你的座右銘?

5. 在學校時的表現?

investigate clients’ school experience to consider what talents they have developed and how they use their abilities.

這裡的表現不是指好壞,而是在學生時代,你喜歡的科目?或是學生時代都在做什麼呢?或許那些就是你心之所嚮的地方。或是學生時代的社團環境就是你想要的工作環境。

6. 休閒時都在做什麼?

leisure present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development.

你閒時的活動,或是也可以當成參考。或許是你喜歡的技能,或是你想要發展的技能。阿德勒不會認為人小時候怎麼樣,長大就怎麼樣。或許這些休閒娛樂也可以提供你自己一些想法。

刻意練習

上一篇 介紹 peak 一書中,我有提到要找到好老師,但是如果你身邊就沒有好老師呢?或是暫時沒有錢呢?

但如果沒有好老師呢?這裡舉了一個 Benjamin Franklin 學寫文章的方式。美元 100 的那個老先生,以前也是沒讀書的,但是怎麼寫得一手好文章呢?他也是模仿,看報紙,看到好文章後,讀完。把佳句記起來。把文章收好,過幾天,試著自己寫一寫。再和報紙對對看,哪裡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再記下來,過一陣子再來寫一次。寫著寫著,就變強了。雖然沒有老師。但仍然有 focus, feedbak, fix it 的元素。這就是刻意練習。本書有一個章節在寫這個,但我前文是一整本書,有機會的話,再次提薦《Peak》一書。

Don’t break the chain!!

  •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deliberate practice: Make it a habit.

  • Once you’ve made your selection, do deliberate practice then and there every day.

  • routines are a godsend when it comes to doing something hard.

因為很苦啊,所以本文作者也建議各位要練大絕招的人。訓練時,要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重複、反覆地去做。這裡推薦一篇短文Jerry Seinfeld’s Productivity Secret :

“After a few days you’ll have a chain. Just keep at it and the chain will grow longer every day. You’ll like seeing that chain, especially when you get a few weeks under your belt. Your only job next is to not break the chain.”

不知道中文能不能這樣翻譯: 各位,不要掉鍊子啊!

讓這個訓練變成一種自動化思考,你想都不去想就是去做。讓大腦減少一點痛苦和排斥。

心流?能吃嗎?

Anders Ericsson is talking about what experts do;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is talking about how experts feel. Second, you don’t have to be doing deliberate practice and experiencing flow at the same time.

作者這裡提出一個假說,之前也有個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說 心流 ,當你成為高手高手高高手,譬如寫文章、寫程式、拉小提琴、彈鋼琴,就會有種人我合一的境界;但Anders Ericsson提出來的刻意練習是說,進步苦哈哈啊…所以作者就又去問了高高手們。他們說,當他們訓練時的確苦哈哈;心流時就沒有進步。所以,諸君,當你開始覺得一切都好順手時,就是你沒有進步之時了……

  • In other words, deliberate practice is for preparation, and flow is for performance.
  • the only time I could say that I was in flow was when I wasn’t being challenged.”

心流在乎是你表演時,當你把一件事做得熟練,你做這件事,就會有人我合一,好像很開心快樂的感覺。但是,進步不是的,進步是會不舒服的,會讓你想要逃避去做、是會讓你有意識的閃開。想想你有沒有什麼要值得去承受、值得花時間去進步的?以前覺得 進步 兩個字很簡單,花時間就好。現在,不只是時間,而且還要去承擔很多心理的不舒服。

恆毅力量表

從作者的網站上,就有提供了一個量表[2],一個客觀的自評量表,可以來算算看,你的量表分數如何?不要想,第一時間地憑想法算一下。

如何?你得了幾分?

當然越高分,就越是大師級的。可以到 4 分以上的,都是專業人士、事業有成的。如果沒有,你總有一天會成為大師的。那分數低的怎麼辦?人生變黑白了嗎?

不是的

這一切是可以改變的。隨著年紀的增長,你也會越來越有 恆毅力 ,平均而言,青少年分數低,但老年人分數相對都高很多。所以這是可以訓練和改變的。你可以成為你想要的樣子。這書的作者,不是要人死板板的如果小時候開始學鋼琴,你長大一點不想學了,那你就是沒有恆毅力,你這輩子沒救了。他對女兒的要求是,要放棄可以啊。但不是因為覺得很累,而是你真的不喜歡。你承諾了要學一個學期、要學一年,那也請你好好地把這個階段完成。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是因為困難、不是因為某次偷懶被老師罵,所以哭著回來說不學了。不學了、想換新的目標可以,但請告訴我,為什麼? 而年輕時,本來就是要去探索 你想要的是什麼? 。作者自己年輕也常換工作,從顧問公司、到學校老師,再去讀研究所,轉換跑道學心理,最後變成心理學家。(也是當教授也是老師啦)。作者自己解釋,雖然看起來一直換工作,但他的終極關懷都沒有變。都是希望協作他的學生怎麼學得好、做得更好、協助他人做得更好。就是他的終極關懷。

他建議,早點知道自己的終極關懷是什麼,不要怕轉換,但是,一旦找到你的最愛,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刻意練習。

有人在上面推薦的 google talk 裡,給了一個回饋,那什麼時候要決定離開,有人推薦了又是 Freakonomics 的其中一集,the upside of quitting,大意也是說在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之間,因為我們是人,我們會把眼神一直放在沉沒成本上。但要記得,你還有機會成本。這裡也鼓勵大家,勇敢離開。不用怕丟臉。

如何培養恆毅力?

這和上一篇寫《Peak》時,給出的建議差不多。作者也認為,從小有試著去學個什麼才藝。在學才藝的過程,就會學習 grit。或是加入運動社團也是一樣的道理。會有老師教、會有教練要求、會要你不斷的練習。可以放棄嗎?可以,但就像上一段所而的,放棄,不是因為累、難、懶。 要培養一個技能,也就三個階段:

First comes interest. Passion begins with intrinsically enjoying what you do. Next comes the capacity to practice. Third is purpose.

先有興趣、再好好練習,再問自己,為什麼。

With practice, industriousness can be learned.

勤奮是可以習得。不是什麼性格決定論。如果你是爸媽,你想要你的小孩也學會 grit,那你就以自身為小孩的模範。有人會問,那 grit 不就很辛苦,要放棄很多東西,這樣的人生會幸福嗎?作者當然也去問很多大師,你幸福嗎?作者的結論是,因為是做你有興趣的、你在你有興趣的事情上付出,這些大師的人生也都圓圓滿滿,家庭幸福,不會因為認真,所以要犧牲什麼家庭啊,沒有這回事。

有人會問,我們這麼認真,又不是每個人都會是愛因斯坦、又不是每個人都會是莫札特。那因為你不是莫札特,所以就不學了?不是愛因斯坦,就不可以學物理嗎?不是馬拉松冠軍,就不可以練習跑步嗎?你不是要成為愛因斯坦、不是要成為莫札特,你要成為你自己而已。

If we can’t be Einstein, is it worth studying physics? If we can’t be Usain Bolt, should we go for a run this morning? Is there any point in trying to run a little faster or longer than we did yesterday? In my view, these are absurd questions. If my daughter says to me, “Mom, I shouldn’t practice my piano today because I’ll never be Mozart,” I’ll say in reply, “You’re not practicing piano to be Mozart.”

結語

書末,作者有一個例子,是個作家的得獎感言,我找到了原音:Ta-Nehisi Coates:

The challenge of writing
Is to see your horribleness on page
To see your terribleness
And then to go to bed.
And wake up the next day,
And take that horribleness and that terribleness,
And refine it,
And make it not so terrible and not so horrible.
And then to go to bed again.
And come the next day,
And refine it a little bit more,
And make it not so bad.
And then to go to bed the next day.
And do it again,
And make it maybe average.
And then one more time,
If you’re lucky,
Maybe you get to good.
And if you’ve done that,
That’s a success.

這不就是 grit 或是 deliberate practice 的精神嗎?我們一開始的確做得很爛,隔天早上起來再修修改改,讓它不要那麼爛;隔天再起來,讓它再好一點點,至少像是人寫的;再起來,再改,稍微可以見人;再改,可以和一般人差不多。這樣重復好幾次,如果運氣好,你就成功了。

[1] Sweeney, T. J. (2009). 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Taylor & Francis.

[2] http://angeladuckworth.com/researc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