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恐慌症?

什麼是恐慌症?

恐慌其實是焦慮的一種,但是恐慌是在短時間內,感覺到自己快要死掉的感受。在極短暫的時間內感受到強烈的恐懼感,有可能一天發作好幾次或是一年幾次。通常有恐慌症的個案可能會伴隨其他疾病(譬如懼曠症)。一開始被記錄到醫學內是在美國內戰其間,Jacob Mendes DaCosta醫師在阿兵哥身上發現的,被取名叫(焦躁性心臟症候群)。

終生盛行率為1-4%,女性是男性的2-3倍。目前唯一被認為有影響的社會因子是離婚和分居。通常這個疾病成年人早期就會有,平均發作年齡是25歲。但恐慌症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會發生。

其實如果有恐慌症的話,有91%的病人都伴隨著其他精神方面的問題,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恐慌發生之前,都有憂鬱症;剩下的2/3可能在有恐慌症之後,也會有憂鬱症的狀況。其他比較常見的疾病包括,社交焦慮、焦慮症、還有強迫症等等。

致病原因

生理方面的原因,目前找到相當多的資料。腦中傳導物質,以血清素為首,被發現有比較少。在抑制性物質GABA,發現在邊緣系統、腦幹、大腦前額葉都有相關的變化。在雙胞胎的研究發現,如果過早和母親分離,也容易導致後來得到恐慌症。另外可能的因素包括女性在童年有被暴力虐待或性侵。

診斷

診斷主要是13項(完整版請見DSM-5)裡面有4項,並且在最近一個月內會擔心和害怕恐慌發作或是因此而造成嚴重的適應不良。

  1. 心悸
  2. 流汗
  3. 發抖
  4. 喘不過氣
  5. 喉嚨哽住的感受
  6. 胸部不適
  7. 噁心
  8. 頭暈
  9. 覺得冷
  10. 手腳麻木
  11. 失去現實
  12. 失去控制
  13. 害怕死亡

單一次的恐慌發作還不足以診斷恐慌症,可能其他精神狀況或身體狀況也會有恐慌發作的狀況。

疾病過程

通常第一次恐慌發作都是自發性的,但有時會在運動或是情感創傷之後;有些活動有使用咖啡因、酒精、煙或其他物質。發作通常在10分鐘內開始變嚴重。主要的症狀包括剛剛提到的13項。病人此時會很想要離開所在的環境並且尋求幫忙,通常在20-30分鐘內會結束,很少超過1小時。

治療

藥物治療的話,短效會先使用抗焦慮劑(alprazolam),主要的治療效果會使用抗憂鬱劑(Paroxetine), 其他的SSRI也都有同樣的效果。大約使用1年左右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初期(4-12周)可以先使用抗焦慮劑做為治療,再慢慢減少使用。
除了藥物之外,認知行為治療也非常的有效。通常會合併和藥物一起使用,再搭配放鬆練習等等。至於認知行為治療,我們的podcast則有一整季的介紹。

參考資料

  1. Kaplan, B. J. (2016). Kaplan and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Behavioral sciences/clinical psychiatr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