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習方法論

魯蛇醫師的土法煉鋼法

 

但其實,我已經有先想好了架構,既然這樣,就先把這個想法放著,或許,幾年之後有機會。
我就想,我有什麼東西是別人也想要知道的?也可以幫助到別人的?
我就想到,其實上個月錄podcast的時候,有好幾個人留言說,希望知道考試/讀書的技巧。

我是學霸界的魯蛇。
因為身邊的人都是學霸,但自己又身為魯蛇;這實在是很難以言喻的矛盾感。
大家聽到你是醫師,都會問說,啊,你不就是很會讀書嗎?
但其實也是一路苦苦掙扎。

因為掙扎,但我很喜歡學東西,所以就一路撿了很多,覺得好用的工具。
想要分享給大家。

我數學考41分

我記得我第一次大學指考的數學考了41分,
我還記得在考場裡的緊張感,和覺得完蛋的感覺。
我從來沒有在任何模擬考,考過這麼低的分數。
雖然第二次再考,我考了滿分。
但41分的感覺,實在是太過強烈,一直到十幾年後的現在,我都還記得。

沒有人喜歡考試

即使到了現在,我還是不喜歡考試。
也不喜歡準備考試。

雖然不喜歡,但人生其實有很多考試是「通過」就好,像大學考試或是轉學/系考試,這種要比排名的,
其實在後來的人生裡,越來越少出現。
而考「排名」和考「通過」這兩個準備的方式也不太一樣。

我希望我可以享受學習、或是因為要準備考試,而把一個技能練熟悉。
譬如醫師國考、專科考試好了。
以通過為目的,但在準備的同時,我知道這些東西、內容,對日後的職業生涯是會有幫助的。
雖然可能在考題和臨床實務仍會有落差,但是帶著「以後用得到的心情去準備」,也比較讀得下去。

我的學程式的經驗:打掉重練

長期以來,我一直以為「玩電腦」很簡單;寫程式「不難」。
看你怎麼看待一件事情,後來,我報名美國的線上程式課程,每個月要繳6000多台幣,而且有口試和筆試。
維持了1年左右。

這再也不是玩了。這是真的付出承諾(真金白銀繳了一年也是快要10萬的學費……)。
單純的學程式,但副作用是學了英文寫作和口說訓練。
我認為「學習」一項技能和「玩」一個興趣,這兩者之間還是不一樣。

你今天學習「如何學習」,你是打算當「興趣」看看就好,還是你想要「當一個技能」?

你有問過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嗎?

坊間其實也有很多醫師教怎麼學習,譬如日本醫師教你的記憶法,或是X氏學習法。
我什麼法都沒有,我也承認我記不起來那麼多東西。
因為記不住,所以我用電腦、手機幫我記。

因為在診間或是facebook裡,都會遇到因為學習、考試而有困擾的人。
或許藥物、心理治療可以穩定情緒;
但短短的幾句話、或在診間,實在沒有辦法好好地說,其實,學習是這樣的……

人類很脆弱,所以我們需要幫助

坊間也有很多理論、線上課程也有很多理論。
我希望可以理論少一點,但直接說實做的部分。
我要說的是,我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我一路修正、一路調整,
這些方法,都是我現階段都還有在用的。

因為我知道人類很脆弱,相信你的大腦;我選擇相信電腦、相信論文、相信這些真實研究之後留下來的方法。
而這些都會是電腦、手機輔助下的學習法。

常有人說,讀書的時候,不要看手機、不要開電腦。
我個人是覺得,隨著時代的演進,不可能啦。手機、電腦不離身,怎麼可能不用;
但我們可以透過習慣,把他們變成讀書小幫手。

我寫筆記、讀書,都是開著電腦、開著手機的,甚至就直接在上面閱讀。

當然,紙筆也是有好處的。
研究也發現,上課用電腦做筆記,效果可能還是比紙筆差。
可以的話,你可以用紙筆抄一次,再用電腦記錄下來。

課程內容

紮好馬步:以精通為目的的學習法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遊戲人間,想學好,就先學會玩
後設認知:學習如何學習,掌握知識的知識
來考試啊,生活裡,哪一次不是考試

唐鳳也用這招:立刻增幅的時間管理術

番茄工作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你最不需要的就是專注力

一次只要25分鐘

獨門交叉學習法

時間分配只是參考

哆啦A夢也想學:打造你的記憶吐司

記不起來的,用手機幫你記

了解大腦的記憶喪失曲線

AlphaGO打敗棋王的記憶秘密

諾貝爾獎得主教你記憶來自於理解

容量不夠嗎?準備隨插即用的大腦外接硬碟

來自德國學者的秘密

建構你的知識圖譜

筆記不是考完就沒有用了,是你未來找點子的來源

阿德勒教你面對考試失敗的勇氣

打破我是魯蛇的想法:用認知行為治療來改變想法

失敗才是常態。

👇歡迎訂閱電子報,不定期推送關於學習/腦科學/情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