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憂鬱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談談青少年憂鬱現象

這個世代的青少年怎麼了?

自從上次拙作,《大學不過是人生的一瞬》,意外得到很多的迴響。

我也非青少年的專家。但我試圖去了解回答這個問題。

也有很多朋友提供相當多的意見和書籍參考。

看到衛福部也努力想要做一些改變,譬如 防青少年憾事 衛福部明年獨設社區心衛中心目標100所

常常有許多記者朋友、關心孩子的家長、在學校工作的第一線老師、助人工作者
私訊我,問我為什麼?怎麼了?

我也和大家一樣,想要找出點什麼,企圖回答這個問題。

  1. 螢幕使用時間增加
    這個應該是非常明顯的問題,無論是手機、電腦。
    疫情又加速了螢幕、線上教學的普及,
    世界各地也因為這樣,讓親自和他人互動的經驗變少。
    當人開始覺得寂寞,卻又開始想要上網、透過通訊軟體和人聊天,
    又讓螢幕的使用增加
  2. 直升機父母
    一對夫妻生養孩子的數目下降,雖然每個小孩得到父母的關愛更多。
    而台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是跨世代的。
    私立小學的林立、私立國中擠破頭。
    一年又一年的教改,
    但是卻改不了焦慮而心急的父母。
    想想,我們是不是因為這樣?讓孩子越來越無法獨立?
  3. 越來越少的睡眠時間
    無論是一直以來都有的升學壓力,
    過於追求成績的單一標準,
    都市的夜生活,到處都有光的環境。
    網路提供的24小時虛擬不夜城。
    「錯失恐懼症」(FOMO),怕漏接通訊軟體傳來的消息,
    或是少看什麼新聞,明天無法和人聊天搭上線。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失眠,
    而睡不好,也讓青少年的壓力增加

  4. 金錢比人生意義來得更重要
    和幾位在大學現場的教授聊過,
    發現新一代的年輕人,
    對於金錢來得更加看重,要更加現實。
    讀書為了「人生意義」的追尋,
    變得「這個能吃嗎?」
    越來越多人想要當「網紅」,因為可以快速變現。

    提早接觸螢幕和網路,
    也提早接受廣告的影響

    為什麼讀大學?為什麼都這個系?
    可能「外在」的因素,遠遠超過內在的驅動力

這些雖然看似負面,看似造成更多的憂鬱情緒,
但我也有觀察到,新的世代(無論是叫i世代或z世代),

他們變得:

  1. 更包容
    無論是性別上、種族上。
    台灣在公投的議題上,無論是同婚、LGBT的彩虹遊行,
    或是在推廣台灣本土語言、原民音樂,
    通通都是年輕族群。
    透過網路的串連,他們更顯包容
  2. 比前個世代更厭惡風險、更少飲酒
    舉個例子好了,我有發現新一代的住院醫師,越來越少牛飲喝酒。
    無論是在醫師的忘年會,和醫界前輩們比起來,
    喝酒喝得更保守。

    開車也是。整體而言,新的世代在風險上,更傾向保護自己。

可能的解方

  1. 數位解毒法
    若您是家長,而家中年少的孩子,有網路成癮的問題、
    或是手機過於著迷,可能可以先去和醫師諮詢,
    通過逐步減少手機/網路的使用量,限縮合理的使用情景,
    若有必要,或許可能完全斷網數周到數月,但過程是緩慢而漸進的。
    強行斷網恐會有嚴重的衝突。
  2. 體驗無聊
    讓孩子的時間不用排的滿滿滿。
    不是每個六日都要排各種行程和學習活動。
    不用上圍棋課學專心、上程式課學邏輯、上美術課學美感、上小提琴課學氣質,
    還有英文課、珠(心)算課,甚至第三種語言課。

    有沒有可能讓他們「無聊」,
    讓他們用自己家中的書籍、玩具,自己摸索?
    自己去學著打發時間?

  3. 身處大自然
    因為都市化的腳步加快,
    我們和大自然的互動減少,
    可能連蝸牛、螞蟻都沒看過幾次的新世代。
    世界來得太快太新,
    但我們的身體,還是渴望自然。
    可以的話,到公園走走吧。
    上上幾堂植物課、去動物園。
    走在森林公園內。
  4. 和他人連結

著迷於網路或電玩,
有時候是渴望和他人有連結。
可以找些親子互動的活動,
無論是一起玩桌遊、露營、野餐、出遊。
或是替孩子報名參加實體的,例如童軍活動。
讓孩子遠離網路、遠離憂鬱,
就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活動。

我們永遠是群居、社會性很強的動物。
我們無法遠離別人。
我們永遠渴望和他人連結。

參考資料:

  • i世代報告
  • 社群假象
  • 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
  • 社會性動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