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怎麼辦??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原因

在台劇火神眼淚裡的張志遠,在一次的出勤之後,出現了常常做惡夢、回憶當時的場景;變得很緊張,本來笑笑的他,變得很難開玩笑,之後甚至會逃避重回現場,或是在其他任務常會回想起來。情緒變得越來越低…… 如果上述的症狀出現超過一個月,就很有可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1。 有2/3的患者通常容易伴隨著其他的症狀,最常見的是憂鬱症、焦慮症和其他物質濫用的狀況。在沒有治療的狀況下,有30%的人可以自然復原,有40%可能持續有些輕微的症狀;而20%的人可能有中等程度的症狀,10%會變得越來越差。根據統計,在1年後,有50%的人可以復原。 有發現到太過年輕或是年紀大的人,復原力比較慢;中年人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復原力較佳。有好的社會支援,比較有能力復原。 即使沒有治療,張志遠還是可以靠著自己復原的。

要如何判斷自己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可以觀察以下症狀:
  1. 創傷事件的再體驗:經常非自願地回想起創傷事件,可能以闖入性思緒、夢魘或觸發性反應的形式出現。
  2. 避免與創傷相關的刺激:刻意迴避與創傷有關的人、地點、活動或對話。
  3. 負面的思想和情緒變化:對自己、他人或世界產生持續的負面看法,情緒體驗的範圍變小,感到疏離或難以感受正面情緒。
  4. 警覺性和反應性的改變:易怒、自毀行為、睡眠困難、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過度警惕等。
如果您在創傷發生後的一個月內,出現上述症狀並持續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以下是一些需要就醫的警訊:
  1. 症狀嚴重影響工作、學業或人際關係
  2. 出現自殺念頭或自殺行為
  3. 依賴藥物或酒精來應對症狀
  4. 出現嚴重的睡眠問題或憂鬱症狀
  5. 無法控制攻擊性或暴力行為

創傷後發生,可以用藥物來預防嗎?

在實證醫學的證據下,目前提出的證據可信度相當低。沒有證據可以減少或是減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發生。目前有被拿來當預防的藥物包括有:皮質醇 (Hydrocortisone) (用以降低人體的免疫反應)、心律錠(Propranolol) (用於治療心臟問題、焦慮等疾病),以及 (Gabapentin) (用於神經疼痛)。可以去推測使用的邏輯是降低心跳或是降低自律神經的過度反應。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伴隨其他疾病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憂鬱症有一些重疊的症狀。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由經歷或目睹創傷事件(如家暴、戰爭、自然災害等)引起的;而憂鬱症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因素,不一定與特定的創傷事件相關。
  • 在核心症狀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核心症狀包括創傷事件的再體驗(flashback、噩夢)、逃避與創傷相關的刺激、負面情緒和認知變化,以及警覺性和反應性的改變;而憂鬱症的核心症狀包括持續的悲傷、絕望感、失去興趣或樂趣、睡眠和食慾變化,以及自殺念頭。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通常會被創傷相關的事件再觸發,如特定的地點、聲音或氣味;憂鬱症的症狀通常是持續的,可能沒有明顯的觸發因素。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在創傷事件後不久發作,症狀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而憂鬱症可能在任何時候發作,病程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會經歷反覆發作

除了憂鬱症外,還有其他的共病可能相互影響,使病情更加複雜。

  1. 焦慮症:創傷後,許多人會經歷持續的焦慮、恐懼和擔憂。這可能表現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或社交焦慮症。
  2. 物質濫用:有些人可能轉向酒精、毒品或藥物來應對PTSD症狀,導致物質濫用問題。
  3. 慢性疼痛:創傷事件可能導致身體傷害,進而引發慢性疼痛。此外,PTSD也可能增加疼痛的感知和對疼痛的關注。
  4. 睡眠障礙:PTSD患者常常難以入睡、保持睡眠或經歷惡夢,導致失眠或其他睡眠問題。
  5. 飲食障礙:創傷後,有些人可能通過限制食物攝入或暴飲暴食來尋求控制感,導致飲食失調。
  6. 人格障礙:某些類型的創傷,特別是發生在兒童期的創傷,可能影響人格發展,導致人格障礙。
  7. 自殺傾向:PTSD患者的自殺風險顯著升高,尤其是當共病的憂鬱症存在時。
  8. 人際關係問題:PTSD可能導致退縮、疏離、信任問題和溝通困難,影響親密關係和社交功能。
  9. 身體健康問題:PTSD與多種身體健康問題相關,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胃腸道問題。

親密伴侶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精神疾病的遺傳風險與親密關係暴力之間的關聯性。💔

親密伴侶暴力(IPV)是指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的任何形式的身體、心理或性虐待行為。

精神疾病可能是親密伴侶暴力的風險因素和後遺症。就如同典型的教科書提到,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環境的影響,

這個研究[註2]總共收了11,095位女性,結果發現,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重度憂鬱症、神經質、思覺失調症,還有整體精神疾病的遺傳風險評分,

都和經歷肢體、情緒、性虐待、多種虐待類型以及長期虐待存在顯著關聯。🚩

不單純是肢體的暴力,伴侶的威嚇和控制行為也會有關。整體精神疾患的評分,也和前任/現任伴侶的騷擾行為有顯著關聯。🥺

過去的事情,不一定會過去…。

雖然,雙相情緒障礙的遺傳風險與童年虐待經歷有關,但卻未發現其與親密關係暴力存在明顯關聯,甚至對於伴侶威嚇和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可能的原因是雙相疾患的遺傳風險與較高的教育程度有關,而教育程度較高被認為是保護因素之一。

這項研究的結果支持了之前的發現,例如憂鬱症和過動症與後續遭受虐待的風險較高💭
而對於神經質和自閉症譜系疾患作為人際暴力預測因素的研究結果則存在分歧。
這個研究裡也有提到,精神的遺傳風險與經歷壓力生活事件(如童年虐待和創傷)的可能性呈正相關。🔍

精神疾病的遺傳風險可能通過哪些途徑增加了遭受親密伴侶虐待的風險呢?👇🏻

1️⃣ 童年時期的一些因素,比如父母之間的關係模式、是否培養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及正面的親子關係等。這些因素與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況相關,也可能與精神疾病的遺傳風險有關。

2️⃣ 較高的精神疾患遺傳風險,可能導致一些認知和行為特徵,辨識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降低,進而增加遭受虐待的風險。

3️⃣ 遺傳風險還可能與成年後來自朋友和家人的情感、工具和支持較少有關,影響了女性遭受虐待的風險,以及脫離虐待關係的能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自我評估量表

這方面的研究通常以創傷後壓力的連續分數來操作,例如創傷後壓力量表(PCL-5)。

簡短版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量表(PCL-5)

在每個問題旁邊的頻率欄位中,請根據您的經驗,選擇數字(0-4), 以表示該症狀的頻率。根據問題描述,選擇最能描述您經驗的數字。 完成所有問題後,將每個問題的數字加總,得 到總分,這將反映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的嚴重程度。
問題 頻率(0-4分)
1. 出現重複性、令人感到不安且不想要的壓力事件的回憶? 0 1 2 3 4
2. 想避開會讓你想起該壓力事件的外在事物(例如:人、地點、對 話、活動、物品或情況)? 0 1 2 3 4
3. 對自己、其他人或這個世界有強烈的負面看法(例如產生下述的想 法:我很糟糕,我有嚴重的問題,沒有人值得信任,這個世界只有 危險)? 0 1 2 3 4
4. 感到神經過敏或容易受驚嚇? 0 1 2 3 4
在巴西的研究[註3] ,建議是把4-item[註4] 的PCL-5的切分點設定在7分。(presented the higher overall efficiency(.77))
  • B1, Intrusive thoughts
  • C2, Avoidance of external reminders
  • D2,Negative expectations of self, world
  • E4.Easily startled

治療策略

藥物治療

目前在治療的研究上,有最強的證據力是SSRIs (sertraline, paroxetine)這兩類藥物。 在Cochrane的實證醫學研究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s) 可改善 PTSD 症狀。基於低品質證據顯示,(NaSSA) [彌鬱停、或是叫邁慮煩」的mirtazapine 和三環抗憂鬱劑 (TCA)  amitriptyline 在改善 PTSD 症狀方面有益處

心理治療介入手段

而心理治療方面,以「創傷為主的認知行為治療」(TF-CBT)、EMDR(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等為主。給予陪伴、支持和鼓勵,會讓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更快渡過這段時間喔。如果症狀持續惡化、出現憂鬱或焦慮等其他併發症;要提早尋求幫助喔!在Cochrane的文獻回顧,也提到這兩個治療。
將 TF-CBT 與常規照護相比,發現 TF-CBT 沒有減少 PTSD、精神病、憂鬱或焦慮症狀,或者改善生活品質的效果。兩項研究的一些低品質證據表明,接受 TF-CBT 的 SMI 和 PTSD 患者更有可能從 PTSD 復原,即患者的 PTSD 症狀低於診斷閾值。 另一方面,將接受 EMDR 的患者與等待治療的患者相比,顯示出 EMDR 對減輕 PTSD 症狀的良好效果(非常低品質的證據)。
目前雖然看起來,無法有太改善,但是可以讓個案加快復原

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刺激療法,近年來被研究用於治療PTSD。rTMS在減輕PTSD症狀方面顯示出一定的療效。 1. 症狀改善: rTMS可以減輕PTSD的核心症狀,如創傷性事件的再體驗、逃避行為和高警覺性。 2. 腦功能變化:rTMS被認為通過調節與PTSD相關的腦區活動(如前額葉皮層、杏仁核和海馬體)發揮作用。 3. 合併治療:rTMS與其他治療方法(如認知行為療法)結合使用可能會增強療效。 4. 耐受性良好:與其他一些治療方法相比,rTMS的副作用相對較輕,主要是暫時性的頭痛、頭皮不適或暈眩。 5. 長期效果:rTMS的療效可能在治療結束後持續一段時間,但需要更多研究來評估其長期效果。 目前關於rTMS治療PTSD的研究仍然有限,樣本量通常較小。如果未來有大規模、設計良好的臨床試驗來進一步評估其有效性和最佳治療方案。雖然rTMS在治療PTSD方面顯示出一定的前景,但它仍被視為一種嶄新的治療方法。

  1. Robert B, Marcia L. Pedro R. (2021). Kaplan &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 Ratanatharathorn, A., Quan, L., Koenen, K. C., Chibnik, L. B., Weisskopf, M. G., Slopen, N., & Roberts, A. L. (2024). Polygenic risk for major depressio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neuroticism, and schizophrenia are correlated with experience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14(1), 119.
  3. Pereira-Lima, K., Loureiro, S. R., Bolsoni, L. M., Apolinario da Silva, T. D., & Osório, F. L. (2019).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diagnostic utility of a Brazilian version of the PCL-5 (complete and abbreviated vers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raumatology, 10(1), 1581020.
  4. Price, M., Szafranski, D. D., van Stolk-Cooke, K., & Gros, D. F. (2016). Investigation of abbreviated 4 and 8 item versions of the PTSD Checklist 5. Psychiatry research, 239, 124–13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