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專家

你要當爸媽還是要當親子教養專家?

親子教養專家的迷思?

其實我最近很少寫親子教養的文章,
雖然很多朋友建議可以寫一些關於親子教養互動的文章,
雖然我也很喜歡阿德勒相關,也讀過很多親子教養的書,
也寫過親子教養的文章。

但我心中有個恐懼,我害怕我的孩子長大說,其實我爸也沒做到。
這個恐懼,讓我無法放開, 依書、照理論講。我只講我自己做得到的。
在《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裡,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的兒子,
雖然母親寫了名著《幸福童年的秘密》,但兒子指出,其實母親也做不到
她自己書中的理想樣貌。

雖然書中很中性的呈現出她兒子的失落、還有後來和母親的和解。
他也可以同理他母親因為戰後的心理損傷,
但她兒子在書中是這樣寫的:


那些由於戰爭、迫害、逃亡、移民、經濟危機而背負著極為沉重負擔的父母們,
要他們用同理心去感受自己孩子的世界是很費力的。即便如此,在這樣的基礎
之上去看我經歷過的事,對我來說還是很困難,以治療師的身分我辦得到,
但是以兒子的身分,即使過了幾十年,我還是很痛苦。世界知名的兒童研究者
愛麗絲.米勒,沒有人像她那樣為孩子爭取自我心理發展權利、對抗家暴的父
母,但身為她的兒子,我的處境卻是更加困難。

剛剛好就好

我承認我在我孩子們做出極度危險的時候會打他們的小手、
我承認我偶爾很生氣的時候,也會吼他們。
我承認有時我累了,我也會開ipad或是Netflix讓他們看。
我承認我會買垃圾食物,只因他們想吃、我也想吃。
我承認我買了很多繪本,但偶爾才唸書給他們聽。

我承認,我做不到書中或親子專家說的那些。
我也承認,雖然我是精神科醫師,我仍然做不到。

一直到我讀到溫尼考特的書,我覺得自己才得到救贖。
我只要當個「剛剛好」的爸爸、當個剛剛好的父親就好。

只要我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我願意努力去學習、去實踐。
雖然我的名言是:

「不打不罵不稱讚,
紀律規則給鼓勵」

就這兩句,我就得承認我只做得到70~80%。
偶爾,我也會稱讚我的孩子;偶爾,我也分不出鼓勵和稱讚;
偶爾,我也會自己帶頭壞了規矩
偶爾,我也覺得沒有什麼紀律。

我也想讓我孩子可以英語流利,嚴格要求他們讀英文繪本,成為國際精英;
但我就想和他們說母語,希望他們會。

偶爾,我也會讓阿公阿媽寵愛他們。
希望他們得到的是愛,滿滿的愛。
我不想成為親子專家、教養老師。
我只想當一個平凡而努力的父親。
希望他們長大回憶我的時候,
不要像愛麗絲.米勒的兒子說,
媽媽和爸爸平日晚上在家,兩個人都獨自寫論文,
常常好幾個小時一發不語,在沉靜的空間裡。

我很節制我自己分享育兒的知識,
甚至這些知識,能不能落實到日常生活?

只能告訴各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爸媽們,放寬心。
你們努力做、努力實踐,你的孩子會感受到。
不用做到100分、也不用90分,
只要剛剛好就好。

只有你剛剛好、只有你好好的,
你的孩子就會好好的。

用你的方式,讓你的孩子感受滿滿的、來自父母的愛。
不用當專家、當個平凡再不過的父母就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