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鼓勵的力量

鼓勵的力量 這部影片是我演一個爸爸,也是我身為一個父親,一直以來的疑惑,也是我找尋答案的過程。影片很短,只有八分鐘,我很喜歡這部影片,以下是這一陣子的心得。

要追求什麼?讀’when breath becomes air’

這本書已經在書架上好一陣子了。趁著六日這兩天,一點一點把它讀完。 已經有中文版上市了。”當呼吸成為大氣”,好像是這樣翻的。讀英文版雖然慢,來回反覆在同一頁去揣測作者的意思,因為是垂死之言,作者也算是在我們這一輩的,寫在身為住院醫師的最後一年。每個住院醫師只有一個最單純的目標,通過專科醫師考試,像是某種傳統的入會儀式。每個人,從讀醫學系的第一天,就夢想著這一天的到來。如果這一天來臨之前,你知道,你清楚地知道,那也是你離開人世不久的日子,你要怎麼做? 他是這樣描寫每個住院醫師,通透專科的那一天: At age thirty-six, I had reached the mountaintop; I could see the Promised Land, from Gilead to Jericho to the Mediterranean Sea. 你的人生目標還會是一樣嗎? 作者從一開始,為什麼選醫學系開始寫。他一開是讀文學的,也拿了不少文學相關的學位。 I had come to see language as an almost supernatural force, existing between people, bringing our brains, shielded in centimeter-thick skulls, into communion. 我很喜歡他在這本書,描寫文學、醫學、哲學、語言,他說文字就是把大腦的想法變成和人的工具,他理解文字的使用,但他也想要瞭解大腦,所以他想當醫生。我也相信文字有super power,可以超越一切,是人為什麼是人,最重要的東西。 解剖課 I couldn’t quite let go of the question: Where did biology, morality,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intersect? 這也是一直很困擾我的問題,看這本書的時候,會一直有:其實我也有這樣的困擾,但我沒有像作者這麼努力過去追尋心中的問題,想要去找答案。每個人都以為,所有對死亡的疑惑、對生命的疑惑、對哲理的想法,還有文學的作用。曾經我也天真到,只要我可以成為醫生,拿到執照的那一天,這些問題都會解決。但這些問題不可能解決,你心中的疑問,會一直存在著,我一直讀著這本書,希望可以看到作者在書中的某處會有”Ah-Ha”,我想通了。但更多的是對於自己人生的質問,在死亡之前,不停歇地一直問自己。這個問題無法被回答,但不表示你不可以努力去找答案。這本書是寫著作者找答案的過程,他所得到的,和他失去的。 Even so, that first cut, running from the nape of the neck down to the small of the back, is unforgettable. Cadavers reverse the polarity. The mannequins you pretend are real; the cadavers you pretend are fake. But that first day, you just can’t. When I faced my cadaver, slightly blue and bloated, his total deadness and total humanness were undeniable. 作者從他還沒進入醫學院開始寫,一路寫到他去世之前的心路歷程,有一段是這樣寫解剖課的,對於全世界,無論在哪裡的醫學生,都是一樣的,對大體老師的第一刀,劃下去的那瞬間,就是你入行儀式,那個氣味,那裡的一切,你都不會忘記。以前花時間寫下關於解剖的小說,大抵上就是和這一整段描寫的心境雷同。我們只有在第一開始和最後結束時,會正式著大體老師的臉,那張臉,在其他的時間會用白布蓋著,否則的話,剩下的課無法進行,無法對一個曾經存在的人,把他化成各個單元、各個單獨的器宮、組織。 選科 Indeed, this is how 99 percent of people select their jobs: pay, work environment, hours. But that’s the point. Putting lifestyle first is how you find a job—not a calling. 這裡寫著他為什麼選神外的原因,也給各個有志之士,在醫療崩壞進行式的台灣,說不定還可以看到一線希望?他是這樣說的,過好日子、輕鬆的生活,選這樣的生活,叫做選工作,但我想要選志業。 作者也沒有批評的意味,也沒有說什麼樣的選擇是好的,是壞的?整本書他都沒有提到他不喜歡神外,他甚至在治療之中,還嘗試回到工作崗位上,把最後幾個月的訓練結束,完成住院醫師生涯,好像那才是完成他的生命。才是他最想做的。但他也提到,如果可以,他想要多陪妻子、他也想要多寫文章,想要寫出點什麼。 生病和死亡 Severe illness wasn’t life-altering, it was life-shattering. It felt less like an epiphany—a piercing burst of light, illuminating What Really Matters—and more like someone had just firebombed the path forward. 我覺得文學就是去回答生命的意義,用長長的一段文章,用經驗的描述,告訴你,這不是選擇題,也不是問答題。而是長長的論述文。長得讓你眼花瞭亂,忘記一開始的問題是什麼。他說生病不只是改變生命而已,而是重擊、拳拳到肉。雖然痛得要命,但是卻可以把昏沉的你打醒,去省思,在生命的最後,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it had occurred to me that Darwin and Nietzsche agreed on one thing: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organism is striving. Describing life otherwise was like painting a tiger without stripes. After so many years of living with death, I’d come to understand that the easiest death wasn’t necessarily the best. 作者這裡提到生命最基本的本質,無論是達爾文或是尼采,作者提到,生命的本質是努力不懈。無論是哪一種生命,在死已來臨之前,都會想盡辦法的活下去。作者提到除了自己快要死亡的經歷之外,還有自己當醫生的經驗,看著這麼多的死亡在生活的周遭。他提到輕鬆的死亡,不一定是最好的;對生命而已。作者企圖在整本書之中,想要大談死亡,畢竟是離他如此近的東西,他最有資格談這個;但他反而花更多篇幅寫如何好好地活著,在他最後的時間。他也提到,我知道我總有一天會死;只是不知道來的這麼的快。他曾來沒有好好想過自己會死,在死亡來臨之前,可以做些什麼,做更多什麼?討論生命,而避開死亡不談,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一段談到(是這本書嗎?不清楚)如果沒有死亡,就不要有人去重視生命的意思,是死亡讓我們珍惜,讓我們學會做人。 The tricky part of illness is that, as you go through it, your valu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You try to figure out what matters to you, and then you keep figuring it out. 生命中什麼是重要的? The way forward would seem obvious, if only I knew how many months or years I had left. Tell me three months, I’d spend time with family. Tell me one year, I’d write a book. Give me ten years, I’d get back to treating diseases. The truth that you live one day at a time didn’t help: What was I supposed to do with that day? I could hear Emma’s voice again: You have to figure out what’s most important to you. 作者每次和他的腫瘤科醫師的對話,像是和一個禪宗大師對話;話語是非常平凡的、平常人聽起來也是再不凡不過的句子,但是放在作者身上,放在臨死之人的身上,就會變得一切都不一樣。作者第一次遇到腫瘤醫師,就一直問Kaplan-Meier曲線,他想知道,他還有幾個月可以活?他的醫師告訴他,你問我一百次,我也不會告訴你。重點不是你還有多久可以活、重點也不是統計,而是什麼對你是重要的?什麼事情是你想做的? 作者一開始很不諒解,覺得自己是醫師啊,你跟我說這些數字,我聽得懂啊。 憑什麼不告訴我啊,大不了我自己去查就好。 過了一陣子,作者自己也提到,那些數字對每一個個人,一點意義也沒有,那些數字沒有辦法決定你剩下的人生、沒有辦法定義你。醫師同儕告訴你,你得也想想什麼樣是重要的,接下來想要怎麼過日子,想好之後,我們再來討論治療。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一本書、作者也回去完成最後幾個月的醫師訓練,也決定要有一個小孩。這一次,都是癌症之後、都是生病之後。 醫生是什麼? But if I did not know what I wanted, I had learned something, something not found in Hippocrates, Maimonides, or Osler: the physician’s duty is not to stave off death or return patients to their old lives, but to take into our arms a patient and family whose lives have disintegrated and work until they can stand back up and face, and make sense of, their own existence. 台灣人最愛說醫德了。但說再多的道德倫理約束,也比不上一個好的故事、好的文學作品。如果整本書要來挑佳句嚴選,第一句當然是腫瘤科醫師說的:”你得想好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第三句(第二句在下一段)就是這一段了,我想也是醫界大老最愛說的醫德了,但先不論醫德不醫德。也是每個人、每個對自己職業有想法的人,都可以想想,你要怎麼去交付這個職業的任務,如果只是一般工作、只是拿薪水的,也不用想太多,完成任務就是。但是,如果還願意多想一點點、多做一點什麼,再交付任務之前,如果知道自己的工作不是讓病人遠離死亡、也不是讓病人回到他本來的生活;而是可以的話,讓病人和他的家屬,可以支持著他們面對瓦解的人生,有勇氣面對,了解自己生存的意義。他期待自己可以的話,可以回到工作的話,期許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醫師。 可愛的女兒 I lay on the cot and smiled back, watching her belly rise. There would be so many absences in Lucy’s and my daughter’s life—if this was as present as I could be, then so be it. Feeling her weight in one arm, and gripping Lucy’s hand with the other, the possibilities of life emanated before us. 這是我整本書,排行第二的句子了。作者在臨死之前,如果我記憶沒錯的話,完成了三件事,一是完成訓練、再來是寫一本書,再來就是有一個生命。女兒出生不久後,作者就去世了。他也知道在他女兒的成長過程,他要永遠缺席了。我無法想像這樣的遺憾。每個人的生命重要順序不同。如果依作者所言,有一個小孩,對他來說、對他整個家庭來說,順位之重要。一邊看書、一邊看著自己的小孩,那些再平凡不過的小事;那些調皮搗蛋的笑聲、煩人的夜半哭聲,瞬間在這些文字之前,變得幸福無比,害怕一個不小心就要失去。 小孩對於作者而言,是最大的幸福;也是最大的遺憾。書末的最後一段是太太執筆的,寫著作者去世的最後一個,最後清醒時抱著自己的小孩,和她說再見。是幸福嗎? 我答不出來。看到越後面,讀書的速度越來越慢,慢到不忍翻到下一頁。 漸近線的人生 So what tense am I living in now? Have I proceeded beyond the present tense and into the past perfect? The future tense seems vacant and, on others’ lips, jarring. 不知道這些句子是作者什麼時候寫下來的?對於時間感開始有種不確定感,不確定現在式、過去完成,那還有沒有未來式。對於讀者的我們,這些句子像是琥珀般,把作者當時對時間的疑惑封存下來,讓我們可以檢視,替他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們永遠也沒有答案了。 “You can’t ever reach perfection, but you can believe in an asymptote toward which you are ceaselessly striving.” 這一句,也許就是作者回答自己人生最後的意義是什麼吧。人生就是追求完美,雖然永遠無法達到,但像漸近線般, 你可以一直努力、一直努力地去達到。就像他垂死掙扎,不是要逃離死亡,而是想要留下些什麼。

成為脫隊的綿羊

最近讀了這一本書,雖然沒有讀得很仔細,有很多地方我有點取巧跳過,讀得很快。不過有些東西還是進到了我腦子裡,沒有寫下來一直記著,會讓腦容量短路,趁現在思路還算清楚,我要把這個寫下來。自以為自己曾經排列在”優秀的綿羊”隊伍裡頭,可惜很早就掉隊了。 這書分成三個部份,一是個人、一是大學、一是這個社會。不過有些章節宏願過大,個人之力微小,也無法改變,要去撼動這個社會也有點難。所以關於後面的章節,我都用很快的速度略過。 我是看英文版本的,中文有譯本就叫優秀的綿羊。書中有許多老掉牙的議題,不過對於還沒上大學/正在讀大學的學子們,或許還可以一讀,但像我們這種大學已經讀完好多年,而且還從隊伍中掉隊的體弱綿羊們,可以當做悠閒的閱讀書目。 作者在書中一直強調大學的重要,還有人文科目的重要。大學是一個人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地方。 You develop “a” philosophy, and then you carry it around in a box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removing and applying it as needed. 作者也把美國的名校由來說了一下,但近代的名校變成有錢人子女們交流的地方。(沒錢就是沒好的學位、沒有好的將來,這是社會的問題)。不過如果你有幸讀大學,作者提出的觀點是,大家都是要去華爾街賺錢、大家都要來當醫生、當律師、搞金融業。錢沒什麼都不好,但讀大學=>賺大錢,那其實好像有點浪費。 E. M. Forster has a character remark, are incapable of saying ‘I’. They cannot even say ‘I’ want, because ‘I’ want must lead to the question “Who am I?” So they only say want, without the I: “want money,” “want mansion,” “want Harvard.” Becoming a lawyer isn’t a purpose. Becoming a lawyer to defend the rights of workers, or to prosecute criminals, is. Purpose means doing something, not “being” something. 作者也提到,大家都迷失自己了,都在追求卓越的這一場遊戲之中,連”自己”這兩個字也不敢說了。只要別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 所以,個人層面上,可以怎麼做?作者說要”發明自己的人生”,不要人家說什麼就做什麼。也不要天真的相信那麼在畢業典禮季一直會有說告訴你,要追求你的夢想,這是害人的話啊。追求夢想要吃多少苦頭,這些人都沒有告訴你。 I cannot emphasize enough that inventing your life does not come without potential costs. People say “find your passion,” but they don’t say “be prepared to suffer” (if only by surrendering the status that you might have had). They say “follow your dreams,” but they don’t say “the hell with credentials.” Putting a sticker on your MacBook that says “I’m an individual” (in whatever paraphrase) does not make you an individual. 好吧,那不知道做什麼,先買台macbook,再貼幾張貼紙,跟著大家學程式的熱潮一起學code,這樣不的讓你變成有特色的你,也不是真的你。別傻了,孩子。 Stumbles, sacrifices, inner struggle, false starts and wrong turns, conflict with parents and peers—these are some of the signs of the genuine article. The way you know it’s real is if it hurts. 這也不算是什麼讀書心得。但作者這樣當頭棒喝的話,個人覺得值得一看。看完會比較清醒一點。對於掉隊之後的綿羊,也算是某種程度的激勵,有幸可以加入脫隊一族,要感到開心才是。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

這是我這一周閱讀的書,“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之前在fb上看到有人推薦。就去找來看。 本來以為是個普通的心靈雞湯,鼓勵追求夢想的書,偶爾用來充電一下自己的心智。但這本書,用了四個法則,再加上 不少的小故事來進行整本書的內容。看了就停不下去,一直到整本書看完了。總閱讀時間約6個小時,雖然是原文書,但 相對不會使用太過艱澀的英語。很容易理解。大師輕鬆讀466期, 有簡單的中文導讀,可以看;作者的部落格。 這本書不會教你怎麼去follow your dream/your passion,這一類的老話,反而是叫你不要辭職去追求夢想之類的。 所有的成就/興趣,都是積累而來的。沒有什麼可以立竿見影的高效成為一流的人才。也沒有只要找到你真心所愛,你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找到你的熱情所在–>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樣的一個簡單公式,似乎太簡單了,但大多數的人都有這樣的幻想。我也的確有想過,我過得不開心,是因為我正做著我不開心的事情。所以一直 想著轉職/轉換人生重要的跑道。我也的確做了一些小嘗試,但都無功而返。陷入了某種懷疑(是我太廢了,連自己喜歡什麼都不知道…),原來,不 是只有有不知道什麼,而是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喜歡什麼。 那怎麼辦? 其實我們喜歡什麼,有很多來自父母/師長/環境/電視的影響,每個人的選擇都有限。如果父母是音樂家,有很大一部分你之後的人生路線會和這有相關,或 是你的熱情所在也在同一個範疇之下。 Rule no.1 don’t follow your passion 這裡舉了steve jobs 為例,他的2005年演講十分有名,絕大多數人也都看過。他在演講中說要follow your passion。書中不認同這樣的觀點, 書裡認為,要追求熱情當然可以,但是要有些前提。 steve jobs,在大學時,最有熱情的是禪學,如果照著他做,他怎麼自己沒有成為禪學大師? 反而成為科技業呢?這裡寫到,要follow your passion 當然沒有問題,但是,這些人,要麼是少數的確在十分年輕時,就有天份的天才;不然就是在某 個領域,已經有成就的人,成就–>熱情;熱情–>成就。已經形成很好的正迴饋,但是,還沒有正迴饋的人,要怎麼辦呢? Rule no.2 Be so good they can’t ignore you 這裡提到了”一萬個小時”理論,大概也就是十年左右。如果您還年輕,還沒開始就業,那就找個領域,好好地練,練個十年,你就會成為這領域的頂尖者; 如果你已經就業,只要您的就業環境還行,書本也建議你,好好堅持下去,把某個技能點點滿,花時間在”deliberate practice”。書中舉例,圍棋高手 和吉他高手和一般的差別就在於”刻意練習” 。 只有透過刻意練習,你才可以取得你的”career capital”(暫譯:工作資本),有了這個,你才有機會取得自主的工作。 Studio musicians have this adage: ‘The tape doesn’t lie 只有更多的career capital,才有可能有熱情的產生;熱情是因為你從這工作得到掌聲,得到高度自主的回報。想得到掌聲,先問問自己,現在的你, 可以提供這世界什麼? regardless of how you feel about your job right now, adopting the craftsman mindset will be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you’ll build a compelling career. Acquiring capital can take time “難道我只能專心做好一個工作?” A good career mission is similar to a scientific breakthrough—it’s an innovation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in the adjacent possible of your field. First you need career capital, which requires patience. Second, you need to be ceaselessly scanning your always-changing view of the adjacent possible in your field 這裡不是指你只能做好現在的工作,而是用你的時間/腦/手,去尋找各種可能,無論是跨界,取得1,2,3,4,5…的技能,書中舉科學發現為例, 例如氧氣/電的發現,都是好幾個獨立的科學家,在類似的時間發現的。為什麼?因為要達到某種突破,需要好幾個面向的配合,只有時間到了,好幾個科技到了新的境界,才有可能有下一次的突破。 人生也是,在你目前的技能點值點滿之前,還要去點開一些相關的技能,然後去追尋這些技能的搭配組合,能不能有新的火花? Don’t obsess over discovering your true calling. Instead, master rare and valuable skills. 不要再花時間去找true calling,沒有什麼在呼喚著你,只有你自己把自己的英雄技能值點開點滿,早早上路。路上會有不同的際遇,把握住好的, 有機會的話,再點開其他的技能樹,加以充實。才是正確的英雄之旅 Rule No.3 turn down promotion 這個章節主要是告訴你,當你在技能樹點開點滿點好的時候,開始會有一些選擇,你要怎麼選才能可以過著自足美好的人生? 可以掌握好自己的時間,又可以賺錢,又可以過著有意義的人生。(太完美了) 如果你的技能值還沒有頂天,請回去繼續把技能點滿。如果你的技能已經滿了,卻又對人生充滿困惑,請讀本章。 (因我還沒有點滿技能值,此處寫的,我無法體會,感觸不多) 簡單來說,就是如何使用滿點的career capital向雇主,或是自行創業,或是成為freelancer,來換取更多生活的可能。 Rule No.4 Think small, act big 我對這個章節的解讀是,你的工作上,一定有些side project,不妨多試試小的side project, 說不定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路,點開不一樣的技能值, 可以和現有的一同併行。 書本的conclusion,其實是好大一個章節,作者用自己自身的經驗,再複習這四個原則怎麼使用;書末還有每個章節裡小故事的主角們,他們後來的發展。 最後,書本還有把書中用到各種辭語做個整理。從頭讀下來,除了小故事好看之外;作者也一再強調一個觀點:沒有與生俱來的熱情這種事,只有你一開始吃苦, 做出成績之後,才會有熱情而來。

小手

女兒會走路了。會一小步地慢慢地很謹慎地踏出每個步伐,小眼睛到處東看西看地,無論是什麼都十分好奇地東看西看。一年過去,其實很快;或者是因為很忙,忙著上班、忙著下班接女孩回來。有了孩子之後,當初買的xbox一整年都沒有開機過。電影院再也沒踏進去過。餐廳,如果女兒沒哭弄,可以好好吃上一餐,就會有種,”感謝老天爺,又讓我可以好好吃完一頓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