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到底為什麼要去學校啊?
「各位同學,大家早」
「同學早」
這就是你義務教育12年來,每天都會說的話。
不知道你當你還小時,你的腦袋瓜,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這麼說?
我一直到長大,我才意識到,學校是教你要「服從」的。
學國文、學數學、學自然,你有沒問過,為什麼?
在我小的時候,還要向國父遺像敬禮,問為什麼,還會被大聲斥責。
反正照做就對了。
我們被教導多少,照做就對了?
我不是再教你要反抗社會,或是反抗整個體制。
但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我想看這篇的人,都已經長大了。
甚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是為人父母了。
你有沒有想過,工業時代的教育方式,要怎麼跟上21世紀,
被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年代。
工業時代的教育就是大規模生產、有品質的學生。他們要的,就是「聽話、服從、願意吃苦」的人。這為什麼台灣的代工業如此盛行。過去成就台灣的,未來不一定可以。你準備好了嗎?你的小孩準備好了嗎?
但你有機會改變,你可以改變你自己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去影響你的小孩、你小孩的老師、你的同學。
唐鳳在她的新書裡談到: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沒有人應該是與眾相同的。但我們學校教育仍然強調只有智力、只有成績是唯一的考量。有多少家長,願意讓孩子慢一點。很多人看完我之前的文章,都誤解了。
因為工業時代教育的遺留,才會要你按步就班、不允許有個別化的學習,我數學差一點、我英文好一點,我可以自己組合自己的學習歷程。唐委員就是這樣自己組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我們都是正常大學(normal school)教出來的
大家都知道,師範大學體系的英文名字是「normal university」, 中文應該要翻作,「正常大學」。從「正常」大學出來的人,才可以教學生、才可以教出「正常人」。
而且可以大量製造出「正常人」。
如果你看得懂這段文章,那恭禧你,各位都是工業時代下,被製造出來的正常人。
但20世紀的正常人活在21世紀裡,就會格格不入。我們現在有網路、有許多大學都有線上課程,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又加速了線上課程的佈建。未來,你想要學知識,一點都不難。
我們缺的,是教練、是組合知識的能力。
不是背東西、不是考試。
未來世界,正常大學教的東西,跟不上。
學東西要看什麼書?
如果今天,我想要讓我的孩子對數學有興趣,你會怎麼做?看教科書?
我想讓我的孩子學英文,你會怎麼做?看教科書。
我的天啊,看教科書。
我記得前陣子,我第一次去露營,和朋友聊天,我說,我準備露營,還去買書。
他們都笑出來了。「露營還要買書喔,哈哈哈」。
我突然覺得很好笑,對啊,要學習露營,應該就直接先來露營就好了啊,哈哈哈。
怎麼會先去買一堆書來看……。
請問各位大人們,從畢業以後,你學什麼東西,是去買「教科書」來看的?沒有吧。都是去書店或是線上課程、youtube看著看看就開始學習,那你為什麼要逼你的小孩,從看教科書開始學習?
教科書沒有不好,教科書是知識的濃縮液,是綜合維他命,營養,但是難吃。學習應該像是吃原生的食物一樣,吃甜甜的水果、吃Q軟的肉質。食物好吃、沒有處理。
而不是三餐不吃飯、不吃菜,只吃維他命。
動手去學習、動手去玩。
先讓孩子喜歡玩,去博物館玩、去大自然玩、去公園玩。
學習應該和迷棒球一樣
前幾天職棒大賽,獅象兩隊戰得難分軒蛭。我看到有許多熱情的球迷,還有網路上滿滿討論的風氣。
不用考試,你就記得住球員的名字
不用考試,你就知道誰打擊率高低
不用考試,你就會知道規則。
但如果今天變成了一門課:「論台灣2020棒球總冠軍賽之數據分析」,還有考試、還要背1~10名的打擊率數字、球員上壘率的正確數字、填充題、問答題。
請問你還會覺得有趣嗎?
但我們的歷史、生物、地理還是這樣教。
有幸遇到好的老師,可以把學問變得有趣;
但現在有網路、有各種免費的教材,
你也可以自己把學習變有趣。
學校老師沒有義務把學問變有趣,他們是工業化,要大量製造出「懂」這些知識的學生。
如果你要奪回學習的主控權,不要因為不喜歡老師而放棄學習。
你可以自己打造想要的學習環境。
我們應該要教學生怎麼「想」
這就是我所倡議的,「精準學習」
學習就像練拳一樣,左邊一圈、右邊畫一個圓。
等這個招式會了,你在把他們組合起來。
現在大家都在瘋寫程式,但重點不是寫程式好嗎?
你知道,電腦也會寫程式了嗎?
重要的是邏輯,若A則B,迴圈,還有不同條件要做什麼事情,程式語言每年熱門的也不一樣,但你只要有良好的邏輯,學什麼程式語言,一點也不重要。
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基礎的招式。
有人快一點、有人慢一點,有人學了10小時、有人學了40小時,但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基礎你會,你會自己組合自己想要的技能,讓這些技能,為你所用。
學習是終身的,不會因為一時的快慢,而有所不同。
說來慚愧,我對微積分、統計學得比較好,是一直到工作之後,因為有需求,才重新學習,才發現,這東西不難、而且有趣又實用,當初我怎麼沒有好好學?
你可以做些什麼?
我不是教育專家,我也不是政府官員,我也無法撼動整個教育體系,但我想,我可能可以改變看這文章的你
如果你是父母
停止要求成績的單一目標。
你可以不要求你的小孩聽話、照做。
你可以停止要求單一正確答案,因為,只有學校有統一標準答案,但社會沒有。未來的工作也沒有。
你要你的小孩像收集蘋果貼紙一樣,去收集知識;還是去運用這些貼紙去拼成美麗的圖案?運用知識去創造?
允許小孩失敗,允許他們探索。
越早失敗越好。
你也可以號召家長,成立共學團;
成立一起看線上課程,一起討論的團體。
如果你是老師
學校有教學指標、家長也會要求。但看到越來越多第一線的老師做出改變,像是教國文的「歐陽立中」老師或是推廣閱讀、寫《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的林怡辰老師的新書。
我想,現實和夢想,還是可以有妥協的可能。
你可以去教「為什麼要背」、「學這個有什麼好處」、「這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把你的感動,和學生分享
如果你是學生
線上學習,現在從國小到高中,甚至各大名校都有線上課程,挑你喜歡的上吧。你可以從網路,找到喜歡的老師教你這個學問。你可以自己組合學習。
我知道有像 Lis情境科學教材 的非營利組織,把正規的課程,變成很有趣,也有放在youtube上。
你可以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結論
這是行銷大師Seth Godin講如何改變現在教育的方式。
我一直很想要來推廣這類的學習方式,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
我沒有看到有人出來大聲推廣。前幾天,我的文章,大學不過是人生的一瞬,被許多人轉載。我其實想說的,就是,慢一點快一點,根本都不是重點,而且我們的工作型態已經改變,但是學習方法,還是用二十世紀初期的工廠教育的方式。
(youtube內有中文字幕)
到底為什麼要去學校啊?
「各位同學,大家早」
「同學早」
這就是你義務教育12年來,每天都會說的話。
不知道你當你還小時,你的腦袋瓜,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這麼說?
我一直到長大,我才意識到,學校是教你要「服從」的。
學國文、學數學、學自然,你有沒問過,為什麼?
在我小的時候,還要向國父遺像敬禮,問為什麼,還會被大聲斥責。
反正照做就對了。
我們被教導多少,照做就對了?
我不是再教你要反抗社會,或是反抗整個體制。
但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我想看這篇的人,都已經長大了。
甚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是為人父母了。
你有沒有想過,工業時代的教育方式,要怎麼跟上21世紀,
被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年代。
工業時代的教育就是大規模生產、有品質的學生。他們要的,就是「聽話、服從、願意吃苦」的人。這為什麼台灣的代工業如此盛行。過去成就台灣的,未來不一定可以。你準備好了嗎?你的小孩準備好了嗎?
但你有機會改變,你可以改變你自己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去影響你的小孩、你小孩的老師、你的同學。
唐鳳在她的新書裡談到: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沒有人應該是與眾相同的。但我們學校教育仍然強調只有智力、只有成績是唯一的考量。有多少家長,願意讓孩子慢一點。很多人看完我之前的文章,都誤解了。
因為工業時代教育的遺留,才會要你按步就班、不允許有個別化的學習,我數學差一點、我英文好一點,我可以自己組合自己的學習歷程。唐委員就是這樣自己組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我們都是正常大學(normal school)教出來的
大家都知道,師範大學體系的英文名字是「normal university」, 中文應該要翻作,「正常大學」。從「正常」大學出來的人,才可以教學生、才可以教出「正常人」。
而且可以大量製造出「正常人」。
如果你看得懂這段文章,那恭禧你,各位都是工業時代下,被製造出來的正常人。
但20世紀的正常人活在21世紀裡,就會格格不入。我們現在有網路、有許多大學都有線上課程,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又加速了線上課程的佈建。未來,你想要學知識,一點都不難。
我們缺的,是教練、是組合知識的能力。
不是背東西、不是考試。
未來世界,正常大學教的東西,跟不上。
學東西要看什麼書?
如果今天,我想要讓我的孩子對數學有興趣,你會怎麼做?看教科書?
我想讓我的孩子學英文,你會怎麼做?看教科書。
我的天啊,看教科書。
我記得前陣子,我第一次去露營,和朋友聊天,我說,我準備露營,還去買書。
他們都笑出來了。「露營還要買書喔,哈哈哈」。
我突然覺得很好笑,對啊,要學習露營,應該就直接先來露營就好了啊,哈哈哈。
怎麼會先去買一堆書來看……。
請問各位大人們,從畢業以後,你學什麼東西,是去買「教科書」來看的?沒有吧。都是去書店或是線上課程、youtube看著看看就開始學習,那你為什麼要逼你的小孩,從看教科書開始學習?
教科書沒有不好,教科書是知識的濃縮液,是綜合維他命,營養,但是難吃。學習應該像是吃原生的食物一樣,吃甜甜的水果、吃Q軟的肉質。食物好吃、沒有處理。
而不是三餐不吃飯、不吃菜,只吃維他命。
動手去學習、動手去玩。
先讓孩子喜歡玩,去博物館玩、去大自然玩、去公園玩。
學習應該和迷棒球一樣
前幾天職棒大賽,獅象兩隊戰得難分軒蛭。我看到有許多熱情的球迷,還有網路上滿滿討論的風氣。
不用考試,你就記得住球員的名字
不用考試,你就知道誰打擊率高低
不用考試,你就會知道規則。
但如果今天變成了一門課:「論台灣2020棒球總冠軍賽之數據分析」,還有考試、還要背1~10名的打擊率數字、球員上壘率的正確數字、填充題、問答題。
請問你還會覺得有趣嗎?
但我們的歷史、生物、地理還是這樣教。
有幸遇到好的老師,可以把學問變得有趣;
但現在有網路、有各種免費的教材,
你也可以自己把學習變有趣。
學校老師沒有義務把學問變有趣,他們是工業化,要大量製造出「懂」這些知識的學生。
如果你要奪回學習的主控權,不要因為不喜歡老師而放棄學習。
你可以自己打造想要的學習環境。
我們應該要教學生怎麼「想」
這就是我所倡議的,「精準學習」
學習就像練拳一樣,左邊一圈、右邊畫一個圓。
等這個招式會了,你在把他們組合起來。
現在大家都在瘋寫程式,但重點不是寫程式好嗎?
你知道,電腦也會寫程式了嗎?
重要的是邏輯,若A則B,迴圈,還有不同條件要做什麼事情,程式語言每年熱門的也不一樣,但你只要有良好的邏輯,學什麼程式語言,一點也不重要。
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基礎的招式。
有人快一點、有人慢一點,有人學了10小時、有人學了40小時,但有什麼關係,重要的是,基礎你會,你會自己組合自己想要的技能,讓這些技能,為你所用。
學習是終身的,不會因為一時的快慢,而有所不同。
說來慚愧,我對微積分、統計學得比較好,是一直到工作之後,因為有需求,才重新學習,才發現,這東西不難、而且有趣又實用,當初我怎麼沒有好好學?
你可以做些什麼?
我不是教育專家,我也不是政府官員,我也無法撼動整個教育體系,但我想,我可能可以改變看這文章的你
如果你是父母
停止要求成績的單一目標。
你可以不要求你的小孩聽話、照做。
你可以停止要求單一正確答案,因為,只有學校有統一標準答案,但社會沒有。未來的工作也沒有。
你要你的小孩像收集蘋果貼紙一樣,去收集知識;還是去運用這些貼紙去拼成美麗的圖案?運用知識去創造?
允許小孩失敗,允許他們探索。
越早失敗越好。
你也可以號召家長,成立共學團;
成立一起看線上課程,一起討論的團體。
如果你是老師
學校有教學指標、家長也會要求。但看到越來越多第一線的老師做出改變,像是教國文的「歐陽立中」老師或是推廣閱讀、寫《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的林怡辰老師的新書。
我想,現實和夢想,還是可以有妥協的可能。
你可以去教「為什麼要背」、「學這個有什麼好處」、「這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把你的感動,和學生分享
如果你是學生
線上學習,現在從國小到高中,甚至各大名校都有線上課程,挑你喜歡的上吧。你可以從網路,找到喜歡的老師教你這個學問。你可以自己組合學習。
我知道有像 Lis情境科學教材 的非營利組織,把正規的課程,變成很有趣,也有放在youtube上。
你可以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結論
這是行銷大師Seth Godin講如何改變現在教育的方式。
我一直很想要來推廣這類的學習方式,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
我沒有看到有人出來大聲推廣。前幾天,我的文章,大學不過是人生的一瞬,被許多人轉載。
我其實想說的,就是,慢一點快一點,
根本都不是重點,而且我們的工作型態已經改變,
但是學習方法,還是用二十世紀初期的工廠教育的方式。
(youtube內有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