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藥物沒效背後真正的原因

點燃效應

有人問我,坊間有傳言,藥會越吃越重,而且一開始吃藥,就不會好了。常常在診間或是在網路上,常常會有人問我,為什麼吃抗憂鬱藥會越來越沒有效果?或是覺得即使有治療,怎麼憂鬱或是躁症發作的頻率卻越來越高?我也常常跟第一次來的人,說得比較久,無非也是希望,可以減少這樣的效應。教科書上的建議療程至少都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反復發作的都建議到兩年以上,但在台灣,許多人都沒有耐心。可能兩三個月後,覺得症狀有改善就不治療了。之後有症狀再接受治療,其實,這樣很容易有「kindling effect1, 2」。
kindling,(不是Amazon的電子書平台),是種叫「點燃效應」,也就是說,可能是出生時的感染、母胎時期的環境不好,而童年過程有創傷,再加上成年時期有失業、長期的壓力、悲傷反應、高壓生活、社會支持系統差,讓柴火更容易燃燒。

而一次又一次的發作,加上生活事件的加重,就好像吃藥沒有效。
其實不是藥物沒有效,而是治療不完善,而且使用期間不長。

主要是在雙相性情緒障礙症上的觀察和研究比較多。每一次的躁症發作,都會再次改變大腦的結構或是神經傳導的方式,讓下一次的發作,更沒有徵象、更無跡可尋。這也是我們一再希望可以積極治療且早點開始治療。

在2018年的這篇研究分析,憂鬱症復發的四個重要的危險因子3

  1. 童年被不當對待
  2. 治療後仍有殘餘症狀
  3. 曾經反覆發作過
  4. 伴隨有非憂欝的狀況(如焦慮等等)

若有這些狀況,研究文章中建議,應該要拉長治療時間且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並且治療相關症狀如失眠和焦慮。除了藥物之外,重新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心理介入、生活習慣的改變,改變認知偏差、指導壓力處理。

不會好、越吃越重,是症狀本身、加上沒有積極治療造成的。不是藥物造成的。


  1. Aldinger, F., & Schulze, T. G. (2017). Environmental factors, life events, and trauma in the course of bipolar disorder.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71(1), 6–17. https://doi.org/10.1111/pcn.12433 ↩︎
  2. Bender, R. E., & Alloy, L. B. (2011). Life stress and kindling in bipolar disorder: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integration with emerging biopsychosocial theorie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1(3), 383–398. https://doi.org/10.1016/j.cpr.2011.01.004 ↩︎
  3. Buckman, J., Underwood, A., Clarke, K., Saunders, R., Hollon, S. D., Fearon, P., & Pilling, S. (2018). Risk factors for relapse and recurrence of depression in adults and how they operate: A four-ph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synthe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64, 13–38. https://doi.org/10.1016/j.cpr.2018.07.005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