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的陪伴

精神科醫師的獨白-如何面對苦痛?

我一直要當醫生好多年,才學會一點點溫柔

我一直要當醫生好多年,我才是學會溫柔一點點。我年輕的時候說話很衝。
對家人也是、對朋友也是,一點也不溫柔。很難想像這樣的我,
居然是個精神科醫師,要坐在診間裡,聽著別人說著他們的苦痛。
但也許是這樣的苦痛聽了很多,聽多了,人也變得溫柔了。
常常有人會問我說,一直被這樣當垃圾桶倒,你的垃圾桶會不會滿出來啊?
會不會有崩潰的一天?其實我也在想這個問題,直到有一天,看到這樣一句話,
是某個前輩說的,大意是,所以我們更應該要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一些、讓自己的心更有能力去承載這些。
讓自己好好地享受日子。有時候在診間聽到讓人難過的事情,
有很多的時候,我也真的無能為力,能做的只是陪伴。
以前當學生時,在講台上的老師說,沒關係,你是醫者,你坐著、聽著,就會很有力量。
我以前覺得這真是狗屁不通的道理,有力量的不是藥物嗎?
有力量的,不就是醫學嗎?有力量的,不就是科技和進步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越來越多,我們擋在死神面前常常失敗,
常常在病房聽到某某某又去世,或是在新聞或電視或家屬說,某某某去世;我們常常失敗,那種失敗真的很難受。
明明已經和你有說有笑、跟你說:醫生,我好了喔。謝謝你。
有一陣子你沒看到他/她,你以為好了,其實是你徹底的大失敗。

「醫生,我會好嗎?」
「會喔,只要你有耐心」
「醫生,我會吃藥一輩子嗎?」
「要有信心,你會好的」

護理師問我說,你常常說同樣而且重覆的話,你不會無聊嗎?
會啊,會無聊。
但是,如果可以給他們一點什麼相信的東西,那就好了。
有時候,我會自詡是精神醫學的化身。
憂鬱症的治療療程是多久、有多少比例的人可以復原、有多少比例的人會惡化,
某新藥、某新方法上市了,對憂鬱症是一大福音
某某食品可以預防而且治療。

這些新又新的治療方式,好像是一盞明燈。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眼前這個人的生命,我有沒有辦法拉住?

最近又開學了。陸陸續續又有許多學子回到診間,
我多希望讓他們知道,
嘿,課業不會是你的全部。
嘿,慢一點也沒有關係喔。
真的沒有關係的沒有關係啊。
累了就休息喔。
你已經很努力了。

和案主談談

老實說,即使身為精神科醫師,我也很害怕和來的案主談「自殺」這件事情。
一直到上次和雞蛋糕錄完podcast時,我才比較釋懷,
還有讀了蔡嘉佳的《親愛的我》、《廢文》後

  • 誠實地跟患者說出陪伴的感受,這會是一個互相療癒的過程。 不要說「加油」,很少患者是因為脆弱而生病的,每天要活下來,需要的努力都比一般人還多,已經夠努力了。
  • 不要害怕談自殺、自殘跟情緒發洩,如果能坦然自若地談,幫助相當地大。

我現在可以比較自然的,和來到診所的人談談這些內容。我知道,我越是不怕,越是正常化地去談這件事情,才是真的幫忙。雖然有時候談到了,我還是會希望可以淡化這個尷尬感。但那尷尬感的本身,是來自於自己對於自己的治療沒有信心。

(我開的藥沒有效?)
(我開得太輕?)
(我的談話治療沒有效果?)
(他還是回診了,算是信任我,但我的治療竟無效?)

我心中常常有這樣的小聲音,我從來也沒有和其他同業們聊過這件事。(可能覺得丟臉?)
我都自我安慰,既然我的治療無效或低效,那至少,我可以好好陪陪他們聊這件事情。
陪伴,好像是醫師真正有做到的?

  • 正因為我們都很努力地想好仍然好不了,所以不如,勇敢地給自己的心一點時間,痛苦也好大笑也好,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沒事的,你的稻草隨時都會游過去
  • 所以不要擔心帶給別人麻煩,不要著急想要快點好起來,不要急著游過來抓住生命中的稻草,讓我們這些稻草游過去抓住你吧
  • 憂鬱症的康復本來就不是一朝一夕,情緒的累積是時間的推移,反之,化解亦需要光陰

真正的解藥是時間

希望自己成為會「游過去」的稻草,雖然微弱、雖然無力,但總是有個什麼東西。看著年輕的靈魂很著急,我也很著急。
相信我,當你沒有好,你的醫師一定比較更急。
但急也沒有用,情緒這件事,就像蔡嘉佳在書中寫的,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幾顆神奇藥丸就可以化解的。
或許,真正的解藥,是時間吧…
或許,要釋懷的,是那種「我是醫師我要救人」的至高感。
我是精神科醫師,我可能無法救人,但我可以陪著你,一起等待救贖。

  • 我最常聽到的,就是告訴我多出去走走,多運動,正常作息,疾病一定就會好許多。但事實是,我完全失去好起來的慾望,沒有任何動力驅使我去讓自己「好起來」。有時候因為身邊的朋友看不下去我每天待在家裡,想盡藉口帶我出門走走,這樣的生活,卻又被人指責「你看起來過得很好,很光鮮亮麗,生病感覺是裝的。
  • 帶給原以為站出來的精神病患都是「好勵志的痊癒患者」的人一個衝擊:我並沒有痊癒,我並沒有克服,從來沒有,我沒有好轉,我病況仍在起起伏伏,這篇文章,正是在候診間完成的。 我甚至無法保證,我會不會再次自殺,這才是真實的樣貌。

我也想要說說真實的治療現場,有時候最無助的是醫師。甚至,在最前線的前輩和學長們,我有聽過,不相信藥物、也不相信心理治療,更別說電療了。我也遇過什麼也沒有效的,那真是絕望的最前線。但如果連醫師都放棄了,那怎麼辦?

陪伴可能是最好的治療之一

「醫師我還要吃多久的藥?」
「我已經吃這麼久了,到底還要吃多久?」
「有沒有不吃藥就會有的方法?」

你有去過絕望的地獄嗎?沒有,但我每天都會和去過的人聊聊,給他們一點點微微的光,希望可以照到他們。我發自內心的知道這種外表看起來過得很好,但內心卻都失去「好起來」的人,他們或許,只剩下這裡,有人相信他們了。我也不想要寫什麼勵志文,我真的不知道要吃多久的藥,我也沒有把握不會再復發,我也不敢說,會好,都是我的功勞。

但是,我們會盡力。科學和醫學,不就是在人類最前線裡掙扎著嗎…我知道許多的數據,或許針對一兩個人不準,但針對大數據,我手中小小的火炬,是前輩傳給我的,我再小心翼翼地再傳給下一代的守夜人。只要火炬不滅,就有希望。

這才是真實的。

  • 沒有任何諮商能夠讓患者痊癒。諮商並不是為了治病,並不是為了讓你痊癒,而是讓你更清楚自己的狀態,想辦法回到自己身上,找出根源。
  • 休了學,說好要養病,但其實大家還是期待你「振作」、「有所作為」,像個正常人生活、能好好起床做事、能不讓人擔心、能按時回診吃藥、能生活按部就班地、看得到未來。

我曾經以為「談話治療」是精神科醫師的精髓,也是許多醫學生或是民眾對身心科醫師的幻想。但是,你若走過一圈,你會知道「談話治療」有其侷限性。那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當你放棄相信時、轉而相信小藥丸時、看過太多像神蹟般好轉的真實案例時。醫師也是人不是神,我沒有辦法和你聊一次,你就會好。神父也做不到啊。我很清楚,這也不會是一兩次諮商做得到的,竟然沒有人做得到,我要做的就是「陪伴」,讓你清楚地知道,這些生活的困境、難處,人們只能改變自己而已。改變別人、改變環境,那些是醫師做不到的。

至於有人號稱「不吃藥也會好」、「吃西藥傷腦」,沒關係,每個人就選擇你相信的事情就好。

我好好地陪伴願意相信我的人。陪他們走過就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