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症的現象

囤積症的原因、治療和解決?

囤積症的正名:儲物症

公眾人物的房間照片,讓大家有許多的討論。
但是,其實沒有囤積症喔。
醒醒吧,你的房間很亂是真的,快去收一收、該丟的丟一丟才是。

真正的「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或是大家說的囤積症,是要指,
有強迫性地堆積到,你無法吃飯、睡覺、甚至清潔。出現有身體或是衛生問題。
這是2013年才有的新診斷,過去是放在強迫症的分類下。

(內文我交互使用「囤積症」、「儲物症」)

並不是說堆積東西就是「囤積症」喔。不然蒐集鞋子、蒐集公仔、蒐集衣服的人,
都是囤積症嗎?!不是不是的。

通常,個案主觀上,還要有「持續且無謂地擔心遺失重要物品、或是東西未來會用得到,所以要保留物品」。
而囤積的東西通常是比較沒有價值的。

因此,因為一張照片就斷言此公眾人物有「囤積症」或是有強迫性格,這是錯誤的喔。

就是比較亂而已啦。

囤積症發生率

其實疑似儲物症的新聞在大眾媒體三不五時會看到,因為佔總人口約2~5%,其實不算少。
在男生和女生之間發生率差不多,但是單身的比較多。

而且個性上來說,比較會有社交畏懼、和依賴個性。

儲物症常見的共病

最常見的共病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強迫症;但有儲物症,並不表示有強迫症喔。
這是兩種獨立的疾病。
其他常見的還包含,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症(約有20%的儲物症患者有)

發生的原因

因為儲物症不是顯學,目前研究比較少(是很少),所以僅僅知道是一種大腦的疾病,
在染色體上也有找到病變之處,但還要更多深入的研究。

診斷

量表圖1
前面有提到了,但主要是有沒有影響到個人的社交、職業功能,或是本人覺得很困擾。
如果是蒐集物品、因為工作忙而造成的混亂、或是其他原因,可能都還不到儲物症的診斷2

最主要的區分在 個人有沒有覺得把東西丟掉感到很恐慌或焦慮

因為儲物症(囤積症)的人,其實大部分不會覺得自己需要幫助,大多是其他人發現、或是有
重要家人或政府介入時,才會接受治療。

儲物症的人可能會因為無法下決定要丟掉什麼東西,
而且沒有辦法/沒有能力組織家中的物品排列順序

治療

這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疾病,雖然很慢性,但多數的治療是……無效的。
通常要到40多歲到50多歲,才會開始尋求治療。
有些人是因為壓力大才開始囤積的,而且大部分的儲物症患者都認為自己沒事啊。
治療的藥物和方法大多和強迫症相同。
心理治療的效果不是太好……
可能要用一些行為治療加上藥物合併治療。

總之,是一個需要耐心而且長期治療的慢性症狀。
這個時候,只有斷捨離是幫不了你的。快去找專家來協助你吧。


  1. https://hoardingdisordersuk.org/wp-content/uploads/2014/01/clutter-image-ratings.pdf ↩︎
  2. Frost RO, Steketee G, Tolin DF, Renaud 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lutter Image Rating.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008;32:401–417.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