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教你如何過得爽的阿德勒幸福學
在Youtuber 老高與小茉 的介紹下,這幾日又看到大家再討論阿德勒了。筆者之前也寫過不少關於阿德勒的文章,今天來整理12組阿德勒的關鍵詞。儘量用阿德勒的原汁原味。 如果想要有些基礎認識的,也可以看之前寫的小整理
創造力
我們遇到的每個生命風格都是一個特別的藝術成就,它顯示了個體的個人印記
自卑感
自卑感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用它才是重點。重要的因素是:態度、勇氣、努力克服困難的意願
共融感(共同體感覺)(feeling of community)
真正的幸福無法跟給予的感覺分開,因此比起努力追求卓越卻孤立的人,一個社會人更接近幸福
生命風格
獨特個體在想法、感覺、意願和行動都有其單一目的性。 生命風格就像是藝術創作。 個體如果沒有獲得洞察, 再多的痛苦經驗也無法改變其生命風格。
虛構的終極目標
虛構的終極目標常常代表早期對於不足感的恐懼所想像出來的補償
追求圓滿
孩子的內心世界會朝向一個目標成長,允許他在其中感覺寧靜、滿足、穩定和優越;簡而言之就是開展。孩子的每個表現都指向那個方向。
私人邏輯
人們學習以他們的私人邏輯去思考,並且會說:「我跟別人不一樣」。但是他們所指的不同,是在正當化他們的藉口。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公式去生活,用藉口過日子。
勇氣和鼓勵
如果一個男人帶著絲毫不減的勇氣生活,他絕不會迴避工作、友誼或愛情的問題。當然,他會犯錯,我們每個人都在錯誤中學習,但是他的錯誤會很小,也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勇氣最高的表現之一就是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冒著承受失敗風險和錯誤的結果的勇氣。
童年原型
早期的童年原型逐漸形成生命風格,它因為會處於不足的情況而努力進取,並且追求發展。
不被了解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我們無法覺察清楚的概念,並不是隱藏在心靈深處,而是我們還沒完全了解。 面對困難時,我們的想法和感覺便成為意識,而當我們人格需要它時,就會回到潛意識。
解決問題的夢
根據個體的生命風格,夢試圖解決問題,但它們不能用常識來解釋。在夢中,我們試圖欺騙自己。這可能反映他的生命風格、或現實生活中某些事情困擾著他。
早期回憶
記憶選擇的目的性。早年回憶有許多是想像出來的。早年回憶揭露了個人活動、勇氣、和社群感程度的指標。
參考資料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