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讀«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這也是最近讀過如何學習的書籍。這本書主要是針對學校老師,是希望透過老師也知道如何學習,再來調整如何教學。理論的文章用詞淺顯易懂,很容易閱讀。本文最重要的兩個字:chunking、practice,很多都是老生常談,但有一些新的觀點來看這些老掉牙。
classroom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懶惰的大腦

the brain is not designed for thinking. It’s designed to save you from having to think, because the brain is actually not very good at thinking.Thinking is slow and unreliable.

Humans don’t think very often because our brains are designed not for thought but for the avoidance of thought.

這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原來大腦是這麼不想工作的啊。如果可以有其他可以調動的地方,大腦一定不會去工作。如果可以有自動駕駛模式,大腦一定會切換過去。例如我們所養成的習慣、開車、騎車。很多生活的細節都是用自動模式去執行,才會節省能源。

  1. thinking is slow
  2. thinking is effortful
  3. thinking is uncertain

The answer is that when we can get away with it, we don’t think. Instead we rely on memory.

因為”去想”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慢、又要花力氣,而且有時候還會判斷錯誤。所以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依賴”自動模式”。這裡舉一個例子,我覺得非常有感受力。

自助旅行就是很棒的例子。

當你身在異國的時候,語言不通、環境不同、文化不同,你所依賴的自動模式立刻都當機了,做什麼都要動腦去想。如果在那地方待上兩三天後,你就會開始熟悉,有些部分就開始使用自動化思考,但過了幾天又去下一個地方,又得一切重來。這也是為什麼自助旅行很累人的地方。

怎麼樣才能學習成功?

功課太難記不住、太簡單的不想學,那怎麼辦啊?不要學了嗎?

這裡提出四點, 我把它節錄出來如下:

successful thinking relies on four factors: information from the environment, facts in long-term memory, procedures in long-term memory, and the amount of space in working memory. If any one of these factors is inadequate, thinking will likely fail.

背景知識

如果我們對一門學問的背景知識越多,我們就會越容易學習。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會去拿取記憶裡的舊資料,來看看這些舊的資料和新的有沒有相關,如果有,就可以不用思考(don’t think),可以增加我們學習。如果一個人的背景知識越多,在學習上就會越好。所以,學習是長期累積的,就是在國高中時,為什麼成績好的同學,成績還是越來越好。因為他/她前頭累積的背景知識夠,新的知識進來會學得更快。

長期記憶(long term memory)

這裡書本定義了working memory 取代以前所說的短期記憶。我們學東西都會透過working memory來做中介。但working memory的容量有限,怎麼辦呢?

thinking about meaning is good for memory.

工作容量有限

這裡有提出一個4+-2的理論。我們的working memory的大小因人而異,但大概能記住個六七組就已經是很厲害了。但大腦要怎麼定義”一組的呢?”譬如這四個字:”石、金、成、點、”,如果叫你記這四個字你會佔去四個模組,如果是用”點石成金”,就會變成一個模組。這叫做”chunking”,如果我們可以在學習時,用這個原理,可以壓縮資料,更容易記得。

再來呢, 書中有提到用故事。人就是喜歡聽故事。故事也可以用來壓縮資料的。

The human mind seems exquisitely tuned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stories—so much so that psychologists sometimes refer to stories as “psychologically privileged,”

四個C

Structure your lessons the way stories are structured, using the four Cs: causality, conflict, complications, and character.
有提到教師要怎麼樣才能把故事說好,用這四個C的方式。不過我非教師,這段沒有詳細進入我的腦海裡……

練習才是王道

What is required to make these processes shrink, that is, to get them to become automatized? You know the answer: practice.
Automatic processes require little or no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其實也不是這一本書提到練習的重要了。而且還要是刻意練習才有用。如果以容量來看的話,練習會壓縮容量,讓你更好去記憶學問。練習好了,就完全不會佔用到工作記憶的容量,書中舉例,譬如有經驗的駕駛可以一邊開車、一邊和你聊個天;或是你騎腳踏車還是可以想想等一下考試的內容等等。這些都是因為沒有佔用到太多的工作記憶,你不用刻意去想怎麼開車、怎麼騎腳踏車。 要產生這樣自動化的思考模式,需要訓練,但如果相同時間,一周總共10小時的話,一天兩個小時比起一天5 小時,兩天學完還更有效。

練習還有以下三大好處:

  1. it can help the mental process become automatic and thereby enable further learning
  2. it makes memory long lasting
  3. it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that learning will transfer to new situations

可以產生自動化、可以記得更久,可以建立學習新知的連結。
那你還在這裡等什麼?快去練啊。

two ways of getting around the limitation of working memory: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practice.

所以,總結一下,要突破極限就是有很多的背景知識,還有練習。

有經驗就是有練習到了?

Experience means you are simply engaged in the activity. Practice means you are trying to improve your performance.
所以一直做就好了?因為本書是給教師看,裡面舉的例子也是教學,譬如,老教授 = 好老師,這個是不成立的。
老教授可以說是教很久、很有經驗。但是如果你沒有努力去改進(譬如請其他老師來看自己上課的樣子、自己錄影看哪裡還可以講得更好)。練習需要有人/有方式從前一次做不好的地方得到回饋,再要去改進不好的地方,才會是刻意練習。所以我們會開車,但不會是賽車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