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和存在主義,來熬雞湯嘍

尼采:你之所以存在?

今天我們來熬個雞湯,剛好冬天到了。
我們都需要進補一下。

我不是哲學系畢業,
對於尼采只能說是略懂略懂。
他其實不像其他哲學家,有一整套完整的體系。
但他的書有很多隱晦的地方,
也因此很容易被片段截取出來,變成《超譯尼采》。
但在心理學/精神醫學上的應用,我還是可以說上一兩句。
希望在冬天裡,給大家暖暖心,溫溫胃。

孤單、寂寞、覺得冷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在狂歡中裡的孤獨感,尼采:「我意識到…在我愉悅的背後是深沉的憂鬱」。尼采其實常常在思考,人生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在許多人的20歲中,這會是許多人的問題?我為什麼要活著?我要怎麼活?他曾說要「反基督」,在19世紀是引起社會大眾反感的。但他的意思是,我們不要因為「上帝」要我們活、要我們去做什麼,為了來生的好處而做、而活,而是真真正正的,為想要活著而活著。

他覺得寂寞不是什麼得不計代價去治療的東西,反倒是一種享受的獨立時光。

什麼是正確的?

雖然這麼說有點不是這麼的「正確」,但是身為浪漫主義、虛無主義,還有存在主義的尼采,他想要告訴大家,什麼主義啊、學派啊、宗教啊,都不是那麼重要。我說的「正確」、老高說的「正確」、「超譯尼采」說不定就是尼采本人要提倡的:不要因為外在的標準、外在的「正確」,而做出決定。

你要去抗拒這個誘惑,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

你可以選擇你想做的事情,不論是養小孩或是結婚,或是過年要不要回家,同婚不同婚,萊豬不萊豬。不要因為「別人說」、「主席說」。

這些事物本身就沒有根本的價值。不會有一個崇高的理想,你就得這麼去做。尼采要我們跳脫規矩,勇於冒險;做出選擇,並且承受自己的選擇。

你會去做是因為你選擇、而現在的你,承認當時的你做了這些事情。

你的人生,其實就是你的選擇,只屬於你自己的選擇。
而因為來自於「你的」選擇,讓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開始有了意義和價值。

這就是浪漫主義的價值,在註定虛無的人生中,在不斷詢問為什麼要活著?人生好痛苦,有什麼要追尋的?
他們相信生命之義在於對大自然的普遍性,
可以透過找到天性自我、
受宇宙精神啟發、探索最深層的主觀感受

無論是在美學、道德、精神層面,總是可以找到什麼出來。

在一次又一次無窮盡的輪迴中,每次的我,總可以選擇態度、選擇想法,選擇觀察、選擇啟發、選擇探索,找出生命之義。

永劫回歸或是永恆輪迴,就是要讓你負擔你每一個的選擇。
尼采在1882出版的《快樂的科學》:
「一切的一切都要問,你想要再來一次、再來無數個一次?」

在生活永遠不會改變的輪迴中,一切都不會變,但態度,
這是你唯一可以選擇的東西,可以改變。
就像希臘神話的薛西弗斯裡,推到山頂又滾下來的石頭般。

永遠永遠地,你可以選擇你面對的態度,即使在永恆輪迴的人生中。

用痛苦逃避痛苦

大多數人試圖減輕痛苦的方法,最終只是加深痛苦。
用食物、金錢、權、性、毒品、酒飲。都是用很短暫的刺激,去暫時忘記痛苦而已。那些無法消除

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想要讓讀者看到:「我們對美與情感的深切渴望,往往源出於剝奪、憂鬱和痛苦。」

他所提倡的「酒神價值」,就是人類滿滿的創造力,是原始而且有破壞力的,我們渴求這樣的力量、野性生長的力量。那是既純粹又痛苦的慾望。

只有人類意識到,痛苦是無法逃避;即使在永世輪迴中,我們願意和生命和解、和自己和解,才可能對這個假設認同;才可能願意走進永世輪迴裡。這裡沒有上帝、沒有教條、沒有「來世的願望」。而是真心誠意地,自己去創造意義和發現自己的價值。

也是痛苦之所以美妙的地方。

成為你自己

我之前在讀成為我自己-讀歐文亞隆的自傳,還沒意識到標題就是尼采所寫的「becoming yourself」
「成為」是每分每秒的現在,
是動詞、是一個連續性、是一直在轉變、
是每個過去和未來的接點。
是當下這個瞬間。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成為自己」。
不是要你去尋找誰誰誰,
不是要「你」存在
不是要你去「發現」
不是你所想要的、不是你追求的、不是你渴望的
自己的本質就是在「轉變中」

我看完老高,再重讀尼采,
才又意識到,
我其實不用到處去尋找自己、去控制自己。
我是我的心,我每時每刻都在「成為自己」

工作是為了什麼?

人類去上工,很少是為了運用自由意志的喜悅,為了之後的薪資倒是真的。生命不再是滿腔熱情。

其實有沒有看懂尼采也沒有關係。
他也沒有要你去服從這些教條。
他要你去體驗、去選擇。
就是日復一日無聊的工作也是。
他希望這是來自你的「自由的選擇」,是一個你可以運用「自由意志」的地方。
你可以選擇面對工作、面對客人的態度。
他希望你可以感受生命的原始衝動性、感受它的創作和破壞。
人生三變,就是希望一個人的成熟,可以再次找回他在孩童期玩耍時的認真。那種純天然、純天真的感動。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

你喜歡阿德勒嗎?

我也喜歡。

你知道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其實就是原自於尼采的「權力意志」。
阿德勒和佛洛伊德的分裂點就在這,前者覺得人生的驅力是來自於對於權力的渴望。權力其實就是尼采說的慾望,那種原初的生命力。

渴望力量、渴望成長。

阿德勒說,我們活著,就是想要擺脫自卑感。我們天生就是自卑 ,我們會追求力量;會想要擺脫自卑的狀態。都想要超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